苗家椎髻女 亦有巧于人
——湘西苗家刺绣漫谈
吉大师院附小:陈苏娅
凡是到过湘西苗乡的人们都会对苗家姑娘的美丽服饰赞叹不已。夸张的图案花纹,强烈的对比色彩,精美的刺绣,再加上亮晶晶的银项圈、手镯、戒指、耳环、髻簪、挂胸、插头等,把一个个苗家姑娘衬托得宛如天上下凡的仙女。
湘西苗族民风淳朴,民情浓郁,苗家的刺绣更是一枝独秀。苗家千百年来男耕女织的主要生活方式,造就了苗家妇女们刺绣的精彩。苗家刺绣代代相传,世世相承,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
苗家姑娘从六、七岁开始就喜欢学绣花,随着年龄的增长,刺绣技艺也日趋娴熟。她们用小花架绷着事先绘制好的剪花或描花的布,然后用彩色丝线按照图样刺绣。
刺绣的针法有好几种。有用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用丝线“平绣”的,如湘西苗区凤凰,花垣等县,多采用平绣。有丝辫盘成花形的“辫绣”、“牵线绣”,这两种绣法以宽绰、细腻、饱满著称,吉首市的寨阳,丹青等地多采用牵线绣。还有的地方用打结的“打辫绣”。刺绣的针法有的厚实稳重,雍容华丽;有的平滑光亮,清新鲜明;还有的朴实大方,坚固耐用。
刺绣艺术所表现的题材多为民间熟悉的传统纹样。有反映人丁兴旺,生产发展的如:“瓜瓞绵绵”,“五谷丰登”等;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如:“鸳鸯戏荷”,“鱼水相怜”等;有反映幸福生活的,如“双凤朝阳”,“百鸟争鸣 ”,“喜上梅梢”,“万紫千红”等等。有的还有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传说。
衣袖、衣领、衣肩、围腰、背带等,是苗族服装的主要装饰部分,也是苗家妇女炫耀刺绣手艺的大舞台。她们采用多种针法,以长短交错的线条和丰富多变的色彩,在这些地方绣出一块块美丽的图案。牡丹、荷花、百合、兰花、梅花、菊花、桃花、蝴蝶、蝙蝠、喜鹊、龙凤、狮子、鱼虾等等,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应有尽有美不胜收。刺绣的图案造型生动,特征鲜明,夸张简洁,朴实自然,构图饱满。体现了她们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苗乡椎髻女,亦有巧于人”。苗家刺绣充分反映了苗家妇女的智慧和才能,体现了苗家妇女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追求幸福的美好情感。苗家刺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编辑:沈圣南(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