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推行素质教育 加强民间陶艺教学
2005-03-30 16:26:00 | 浏览631次

推行素质教育   加强民间陶艺教学

 湖南省泸溪县白沙希望小学校长   李刚松            

   

湘西自治州泸溪县白沙希望小学,是1995年秋泸溪县移民搬迁后在白沙新城创建的一所希望小学,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以民间艺术教育带动素质教育整体提升的阳关大道。学校坚持以创特色,育英才为办学宗旨,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以民间陶艺教学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大力开展民间陶艺教学与研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夯实特色学校基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998年初,我校民间陶艺教学正式启动,民间陶艺教学走向了课堂。学校构建了从课堂教学到作品烧制再到作品陈列的一条龙教学体系。1999年,学校创建了陶艺教室,完善了教学设施,为民间陶艺教学提供了舞台。20037月,由美国富特基金会资助的,教育部艺委会、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主办的蒲公英行动——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专项课题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此后,我校作为蒲公英行动课题的实验基地之一,又开始了新的课题研究。

几年来,我校的民间陶艺教学先后得到了国家教育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现代美术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妇儿活动中心、广东美术馆、湘西州青基会、州教科所等单位领导和专家教授的指导和支持。民间陶艺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教学实验先后被国内各大主要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参加了由课题组多次组织的国家级少儿美展。教师们在民间陶艺的教海中大胆探骊、努力实践,不断开创学校民间陶艺教学的新格局,实现了我校民间陶艺教学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积累一些宝贵经验。

   

 一、坚持领导重视,做到四个确保

为了开展好民间陶艺课题实验研究,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认识高度统一,将此项研究列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此,校行政一班人,多次召开行政会议,成立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安排落实课题实验任务。由校长亲自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专职美术教师任实验教师。学校做到四个确保:一是确保班主任积极配合;二是确保学生、教师到位;三是确保实验经费到位;四是确保实验畅通无阻。学校配置了陶艺专用教室、拉坯机、制陶工具、陶艺专用桌椅、窑炉等,不断完善民间陶艺教学的基础设施。课题组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具体的实验任务。除美术组全体实验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年级外,学校专门配备了一名后勤人员负责摄影和资料的收集、整理。上实验课的教师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制定实验计划,精选教法,严格规范课题研究程序:课题组讨论→教务处研究→付诸实施。每堂实验公开课,学校领导和美术教师参加听课,课后组织评课。学校课题组舞起教研的龙头,组织教师开展说课活动(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师辅导)。这样使学校民间陶艺教学实验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和科学化道路。

    

二、激发创新精神,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是民间陶艺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选择能反映地方文化、地方特色的题材为主要教学内容,采取多变的教法激励学生在创作中求新、求异,激活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学校开设了课外民间陶艺兴趣小组,不定期展出学生陶艺作品,开展丰富多采的陶艺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更多学生去学陶,去做陶,不断寻找创作的泉源。民间陶艺教学中材料的改变,带来了学生自由表现,自由创作的现实能动性,激活学生灵感,激发创作欲望。实验教师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民间陶艺制作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允许学生在民间陶艺制作中自主选择表现风格和手法,教师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的可塑性和反复使用性,的艺术感染力和整体美,使学生手脑并用,心灵手巧。一是培养自主思维能力,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积极动脑筋,主动出主意,善于想办法;二是培养思维想象能力,要求学生 不受时空制约、不受逻辑羁绊,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创造出见所未见的形象;三是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固定的框框,不满足于已知的结论,思常人所未思,发常人所未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能够标新立异。


三、增强学科互补,发挥整体功能

开展民间陶艺教学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生活能力的有效手段。陶艺活动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劳动有机结合的活动,泥的可塑性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始终让学生保持愉快心情完成作业,也促使学生以亢奋的精神动力投入其它学科学习,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自理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及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民间陶艺教学将几种思维活动形式集于一身,为民间艺术教育同文化学科的联结开辟了有效途径。学科间的联结,促进了学科间的互补,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整体功能。学生对民间艺术教育美的感受,又实现了以美益智、以美辅德,促使了学科学习的共同进步。


四、抓陶艺促教研,提高教师水平

我校以民间陶艺教学实验研究入手,开展了《希望学校教育效率研究》及校内多学科的研究。教师人人有课题任务,开展全员教研。教育科研成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杠杆。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培训教师的最为有效的办法。教师通过承担实际的教育科研任务,使教师们的研究能力上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科研兴校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共识,教师们热心教研,诚心传教,用心执教。教师撰写教研论文蔚然成风,获州以上论文评比奖励的教师数逐年上升,其中不少人在省级及国家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


五、推行兴趣教学,开展成功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进行成功教育,争取教育成功。实验教师尽可能将学生学习的极差目标设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特别是在低年级推行游戏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9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作欲望。由此,民间陶艺创作被同学们公认是一种好玩的游戏,学生都以能参加陶艺课学习为荣。事实上,民间陶艺课逐步变成了促使学生身心发展而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通过开展民间陶艺教学实验,学生们除审美意识得到加强之外,创作思维也极其活跃。学生们在课堂积极发言,胆量也变大了,喜好提问,养成了不甘人后,喜欢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无论开展什么活动,人人积极主动参加,热情十足。学生通过努力不断向高一级目标迈进。民间陶艺教学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使学生次次有进步,处处有成功,人人有信心。

   

六、注重创造因素,强化作业训练

创新是动力,是源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教学中,教师科学设置练习,并注意课内外练习有机结合。一是增加意象陶艺作业,让客观实象与意念在学生大脑中揉和,使像因意而不断变形,从而产生创造因素。二是适当增加抽象陶作业,让陶艺作品表现更趋变化,给学生带来创造空间。三是在作业设计上考虑创造因素,多布置一些想象作业、记忆作业、命题作业等。四是学生作业表现风格上不作太多规范,在作业使用工具材料上不搞一刀切,在作业数量上不求统一,在作业形式上给予充分自由,在作业要求上强调求新求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民间陶艺教学前景广阔,虽然我校跨步迈入陶艺教学的新领域,并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海无涯,民间陶艺教学任重而道远。过去的成绩和荣誉是我们今天奋进的新起点,成绩属于过去,明天更需努力。我校将一如既往,虚心听取上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与兄弟单位共同探讨,扎实教研,勤奋执教,迎接陶艺教学的灿烂明天。使得我校陶教学这朵奇葩在泸溪、在湘西的美丽田野上绽放得更加娇艳、夺目。



编辑:沈圣南(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