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行有感——江山如此多娇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宋烨
火车就这样开动了,还好里程足够长,足够让我回味在家时的舒适温馨,足
够让我去想象即将来临的困难与美好。
真高兴能与这群姐妹通行,一路上仿佛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欢声笑语,红色象征着我们的热情吗?多么贴切,怕是红的连太阳也羞愧,绿色能代表我们含苞待放的青春吗?难怪总有人满眼笑意的看着我们感叹青春真好。
在未去贵州前,总觉得贵州是个穷地方,通过对贵州为期一周的考察研究,思想有了根本性转变。感觉贵州人了不起,他们硬是在那种恶劣环境下把贵州建设的如此之好、如此之快,出乎意料。虽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约1500万人,其贫困人口约占贵州贫困总人口的60%,人均纯收入约625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贵州人民对生活以及远方来客的热情。如此艰辛的生活条件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乘坐火车驶入贵州,首先进入眼帘的遍布是山,沿路是山洞、多是山洞连着桥,桥又连着洞。整个贵州看不到一望无边的大平原和耕地。农作物耕地面积很少,耕地面积仅占贵州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其它多是群山环抱。但贵州的铁路、航空修建依然相对较早。
由于贵州处于特殊的地势,给贵州的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特别大的困难。比如修路需要开山凿洞、添沟架桥。城乡建设需要通电、通水、排污、排水等等,每一项细小的具体工程都需要和山、石头、沟沟、坎坎打交道,而且每一项细小工程都需要巨大的投资、每一项细小工程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有句歌词说的好,“樱桃好吃树难载,不下苦功得不来。”非常有道理。贵州虽然无法与北京这种平原城市相比,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作出如此大的业绩,也让我们对贵州的人民和政府予以尊敬。所以我想说:贵州人了不起、可敬可佩、值得我们向贵州学习。
当第二天进入施洞小学的那一刻起,我又对那的孩子产生了油然的敬佩,但心中也荡漾着些许酸楚,他们虽然是以最华丽的盛装来迎接我们,但还是可以看得出,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小手和小脸有点脏,凉鞋都破了,长大的小脚丫伸出了凉鞋的外延,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孩提时代就是如此的天真烂漫,老师以及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志愿者们边往前走,孩子们整齐的站在窄道的两旁,拍手喊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有的孩子还流着鼻涕。这一刻,我们很感动。
贵州人民的好客,相信是给我们所有人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了,不管走到哪,当地村民听说我们要来,人人像过年一样穿上新装,端着家做的美酒老早就在离村百米远的地方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着迎接我们。我们到后一下车,全村立刻热闹起来;孩子们甜美的大歌声、漂亮的姑娘端酒的敬酒声、村民们的热情迎接声连成一片。我们和村民一起观看了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和他们一起进行了跳舞联欢,晚上又尝食了当村人的自做晚餐。真的觉得,少数民族的好客是远远超过我们城市人的,当我们手拉着手一起舞蹈的时候,突然觉得,我们就是她们的一份子,我们也是这个村寨的一份子,大家就是一家人。
激情在我们身上显现,来前的畏惧也在贵州慢慢的融化,渐渐的,我们感受到我们身上的担子,当别人问我们是来出游的吗?我们却用更加灿烂的笑容回答:我们是青年教师志愿者,于是人们眼中的笑意便愈加浓郁起来。一周多的参观考察虽很快过去,但留给作为青年教师志愿者的我们,更多的是不舍,和期待。
从来没有感觉这样好过。原来青春不仅仅是乌黑亮丽的头发,不仅仅是光洁平整的皮肤,她的含义如果仅限于此那就太过单薄了。青春应该是热情,是那种敢说敢为的勇气;青春是朝气,丝毫经不起浪费与蹉跎。一个人的青春不过是初春凌寒生长的小草,可以让发现它的人感到欣喜,却也敌不过形单影只的伶仃,很容易被忽略。当大片的绿叶连在一起,那便是春天:热烈的,蓬勃的,生机盎然的,令人歆羡的,一如现在的我们。
是的,我们年轻,这种年轻不同于那种年幼的稚嫩。时光教会我们的是成长,是不向困难屈服的倔强。长途跋涉不算可怕,条件艰苦又有何惧,那些都敌不过西部湛蓝的天空,敌不过贵州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敌不过为西部送去春光的坚定信念。
编辑:李敏(首都师范大学2015级美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