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行动课题总结
泸溪县白沙希望小学 陈秀满
2007年,我校蒲公英行动课题得到了新的发展,主要是在绘画、民间剪纸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我校进行的民间剪纸教学是通过教师多方面调查、收集、整理的泸溪著名的传统工艺——盘瓠凿花艺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传授简单的凿花文化,让学生了解本地的民间艺术,适当掌握凿花的简单技术,把这门艺术作为校本教学内容去开发,在课外教学中专门组织学生学习凿花艺术,由于时间充足,效果很显著,一学期以来,我校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实验活动。
一、指派专门的美术教师去收集、整理泸溪的凿花资料。
本期学校美术组指派美术教师赴泸溪凿花发源地——泸溪县踏虎乡收集资料,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整理了一批图片、图宁、文字资料。
二、组织班级和课外美术小组执行课题计划。
2007年3月中旬,学校确定了四、五年级的六个班级为凿花实验班,每个月安排一节凿花课,学生用自制小钢刀做刻刀,用胶合板代替凿花专用的腊板,在教师的指导下作业,开始用临摹的方式学习,熟悉之后慢慢地学会了创作,盘瓠凿花的内容基本上是图案化的,所以它的造型要求比较高,既要描绘成抽象规则型,又要符合图案的一般规律,有的要求对称。先临摹现成的凿花图案,再进行变化、想象和添加,显得相对容易些,校外美术小组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方法差不多只是校外美术小组有更充足的时间,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现、创作。
三、盘瓠凿花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泸溪盘瓠凿花其实就是民间剪纸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是用刻刀代替剪刀在腊板上刻出纸上的花纹图案,其工艺比剪纸精细复杂,属于剪纸手工艺中的精品,泸溪盘瓠凿花的独特的形式感和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案变化便是一种强烈的美学形式,是值得后人启用和不可多得的学问,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对学生从思想上进行传统教育的感知,再迁移到具体的图案变化,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想象,用儿童语言表达新的形象。实际上,这一过程包括了很多东西,如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再现、语言的表达、个性的体现、学习兴趣、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感的增强等,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泸溪盘瓠凿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泸溪盘瓠凿花虽然是一种不错的美术教学资源,但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存在诸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1、图案化、抽象化的形式,学生初步学时比较困难,首先要求学生懂得图案的组合原理,掌握图案的属性,能运用抽象的线、型以及民族性的符号,让学生觉得比较枯燥。
2、形式单一,长期学习,会逐渐减弱学生的兴趣。
3、操作技术要求高,学生难掌握,泸溪盘瓠凿花要求用锋利的刻刀,垂直行刀,学生在操作中由于用力不够,动作易变形,控制不了刀的走向,也容易划破手指。
总之,做一项课题研究,仅发现到它的优点,不看到它的问题,不去总结操作中的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是行不通的,课题也就没有延伸下去的可能。
编辑上传:刘蕾(首都师范大学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