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年终支教 心暖情浓 ——记“蒲公英行动”连南项目期末教学观摩
2018-12-21 08:45:00 | 浏览1224次

图1.上洞小学、游岭小学“蒲公英行动”项目团队与广东省黄伟明名师工作室成员相会于连南艺术支教.jpg

瑶乡民间美术进课堂项目启动在连南一年了,本年度最后一次艺术支教时间定在12月15-16日。本次活动具有阶段性标志意义,“蒲公英行动”在连南走过一年,瑶乡民间美术进课堂教学活动由志愿者为主,项目学校教师配合,逐渐转为项目学校种子教师为主,志愿者配合。这次的艺术支教活动,就是观摩大麦山镇上洞小学房民计二一妹老师的《纸上玩刺绣》,三排镇油岭小学唐莲英老师的《数一数 排一排》瑶绣课。12月15日清晨寒意料峭清远市美术教研员黄伟明携同名师工作室的四位骨干教师,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黄琼和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陈映虹,跟随蒲公英行动广东项目组负责人陈卫和教授,不畏低温,满腔热情分别由清远和广州奔赴粤北瑶乡。

图2.上洞小学房民计二一妹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JPG

    当天下午,上洞小学的房民计二一妹老师了一堂内容丰富、具有上洞特色的刺绣课。房老师首先展示生活中的瑶族刺绣:瑶族女子花裙、瑶族服装衣领和绑脚、男子腰带、男子头巾、女子头巾、小孩花帽等,并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服饰上的瑶绣纹样,区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所使用的纹样与色彩。接着结合带来一些做工精巧的瑶族花裙、背包与花帽,介绍上洞本地主要刺绣的基本花纹:八角星、龙纹、松树纹、森林纹等房老师形象的实物观摩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为学生们讲解瑶族刺绣的基础步骤:如何运用挑、压这两种手法实现繁复美丽的瑶绣纹样说明瑶绣独有的“看背面,绣正面”的规律,采取3压3挑3,画三三格三格。最后房老师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细格纹纸让同学们以作业方式“玩玩•绣绣”纸上体验刺绣活动学生通过手绘尝试排列瑶族刺绣纹样感受瑶绣纹样的针法构成和组织规律其实,瑶绣图案的独特美感由其布上针法决定的,通过对瑶绣图形构成规律的摸索和体验,同学们对于瑶家的生活智慧和美感追求有了切实感受。

这节课后,上洞小学房文生校长以及几位蒲公英种子教师几位志愿者黄伟明名师工作室的一干清远市骨干教师们在教室里坐下来对这节观摩课进行研讨执教者房民计二一妹老师首先自我总结,说明本节课教学目的和所感不足研讨中大家意识到上洞小学目前遇到的美术教学问题:一是难度大,二是时间少,建议初期重在体验式学习,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最后陈教授还提出期待2019年度“蒲公英行动”项目的深入发展与全员参与,由志愿者和种子教师共同探索教学初步模式,再通过项目全员参与,达到惠及所有学生的民间美术进课堂、非遗文化进校园。前来观摩的清远市美术骨干教师也纷纷肯定乡村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内容广东省美术名师黄伟明提出,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难度较大的作业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做出效果

16日上午,油岭小学唐莲英老师准备的是《数一数,排一排》的瑶绣体验观摩课。与11艺术支教纸上玩瑶绣形式一样此次瑶绣课唐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瑶绣图形构成的单数原则和错格原则的理解把握学生们通过数格子贴彩色纸条的方式,切实关注瑶绣中经纬编织,以点或段排列成线,模仿简单的瑶绣基本图形,掌握具有瑶绣美感特征的纹样构成学生们作业聚精会神瑶绣工艺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掌握到位还真得下功夫。学生专注进行“数一数、排一排”摸索理解瑶绣的针法构成从中可以体会瑶家世世代代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勤恳劳作的精神与对的追求观摩结束,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与黄伟明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教师们,油岭小学唐校长以及种子教师共同就唐莲英老师的瑶绣美术课进行研讨怎样使民间美术进课堂大家各抒己见,期待偏远山区的孩子得以获得优质的艺术教育研讨总结时卫和老师提到,唐莲英老师这堂瑶绣美术课体现蒲公英行动乡村美育教学取得有效进展,由初期志愿者主导教学,转变为乡村学校种子教师主导教学,期待项目学校乡村教师全员加入“蒲公英行动”,共同促进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农村学校文化建设。

    年终的艺术支教在热烈的课后研讨和对未来的谋划展望中落幕,感觉到冬日的暖阳缓缓的撒向这片瑶乡大地,蒲公英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向阳而生,茁壮成长。年终两节瑶绣观摩课各有特色,一节是细格纹纸用手绘,一节是大格纹纸用彩条剪贴,各自追求将本土瑶绣特色抓住表现。项目学校与项目团队还就后续如何发展达成了共识,油岭小学与连南瑶族博物馆合作共建“排瑶乡村博物馆”上洞小学与县文化馆联手打造瑶绣活态传承基地瑶绣工坊争取在2019年两所项目学校全员参与,成果绽放

撰稿:黄培琼  陈映虹

审稿:陈卫和

                                                                                                                         编辑/秦洋/2018/12/21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