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蒲公英行动”—— 一次主题教学,三个环节;一个课堂,分三个班。

湘西美育课堂里,茅古斯舞道具的编织;八部大王的影绘和拓印、拼贴、面具的制作;西兰卡普的拼贴、临摹、设计和彩绘;冲天楼摆手堂凉亭桥的写生描绘;摆手舞学习和表演,充满了浓厚的土家族文化特色。前来加入夏令营的惹巴拉村留守儿童年龄从5岁到12岁不等,我们将他们整合为大、中、小三个班,首先围绕主题进行主场教学,然后分组分场地各自发挥教学互动,最后集合在主场一起分享,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审美体验。







典型的民间美术的主题教学 土家特色
4
“蒲公英行动”—— 一片阴凉,成全夏令营;一次遇见,缔结友好。

惹巴拉村摆手堂前聚会的广场,就是我们美育夏令营的大教室,四周绿水青山为墙,蓝天白云为顶。每天上午,太阳将高大的摆手堂建筑的影子投下来,这片慢慢缩小的荫处,呵护着蒲公英行动的每一个身影,就是主场教学的地方;惹巴拉村的荷塘边,惹巴拉村的冲天楼下,惹巴拉村的村民家里,惹巴拉村的河边,惹巴拉村的树林里,惹巴拉村的凉亭桥上,是我们的教学分场地以及教研室、习作展示区。在每一个清晨和夜幕时老师们会随着凉亭桥的延伸漫步,去采风写生,观云戏水。这一次志愿者的加入,我们不仅与民间艺人对话、触摸土家族民间艺术,与美育研究者探讨、实践精心创设的课例,更与山里娃互动、分享土家族的艺术表达。随着长沙市砂子塘泰禹小学李臻校长的专程来访,也开启了与湘西龙山县苗儿滩镇苗市学校建立友好互动的校际交流,期待十月重返惹巴拉。





蒲公英行动湘西美育夏令营的大教室 有荫而安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很享受和孩子们一起抬头望蓝天白云青山,一起抬头望摆手堂屋顶的光与地上的影,一起化身为八部英雄顶天立地,一起向航拍无人机挥手“这是我们的八部大王!”我们拿阳光当画笔,用大地当画纸,借光影感受神力,用水笔勾画造型,我们找寻身边最原始的材料来拼贴创作,当八部大王的影像再现惹巴拉八部庙顶,当八部大王呈现出彩色的叶果模样,英雄的形象映照在每一个土家族孩子的心里,将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在蒲公英行动美育大课堂里,孩子们发现原来审美体验可以随时欣赏,就地取材,充满自由的想象,像游戏一样。
正如陈卫和教授所说:通过艺术教育方式,复活乡村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建立本土民族文化自信,这是蒲公英行动基本理念。在漠然淡忘本民族文化的土家族孩子心灵上,通过土家族八部大王的故事,以视觉艺术方式复活孩子们对本民族英雄的崇拜。这次乡村儿童美术活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阳光、大地、水、植物……并融入孩子们自己的身影,八部大王子孙现身大地,英雄后代屹立八部神庙之巅!这是一次行动中的行为,教育中的艺术,蒲公英行动湘西夏令营团队与当地孩子们的共同创作了一个艺术教育经典案例。


八部大王再现摆手堂的光影教学现场 就地取材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听着振奋的鼓点,一遍遍跳起摆手舞,一遍遍踏步在凉亭桥上,我们一起借白鸽展翅,让这友谊之鸽希望之鸽带着我们的梦想高飞,把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土家族,湘西的惹巴拉!
杜梁先生也特别关注“蒲公英行动”,他认为“蒲公英行动”是一个大美的行动,是波伊斯的“社会雕塑”。其本身就是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社会的实践行为。



希望之鸽带着我们的梦想高飞 中国的土家族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怀念着山水的安详,孩童的欢喜,天地广阔和云的自在,直到下一次走进大山。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我志愿参加

鸣谢:宝非凡Bonfil全程赞助

编辑/李敏/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