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上午 作者:王水
昨天晚上光线太暗,所以今天一大早就去拍照。8点出发去岩洞。9点半到达,乡村们都好亲切,热情的献上一块织锦,据当地人说,这是手织的,可以拿来做腰带,也可以用来背小孩用。
孩子们一大早就盛装聚在学校门口,手中捧着送给我们的礼物,
热情献唱了天籁之声——侗族大歌,让我们一行人恍如进入了人间天堂。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尹少淳教授在岩洞小学讲话。
在学校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我们就去2楼的远程教育课室听傅老师讲讲座。
从傅老师的讲座中了解到,侗族以清水江为界,分为南侗和北侗,北侗属于长江水系,南侗属于珠江水系,他们的语言差异也很大,基本上来说,相同的可能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侗族还是一个跨国的民族,在越南地区也有部分侗族。
讲座中神采飞扬的傅老师,深情讲述侗族文化历史。
侗族有三宝:大歌,鼓楼,风雨桥。这包含了侗族人民对音乐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侗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重教育的民族。是少数民族里面教育做的最好的民族之一。侗族同时也是一个和谐的民族,集体意识非常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突出的是集体的力量。侗族大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侗族大歌是一定要集体唱的,分为好几个声部。一个人是没办法把几个声部唱出来的。
鼓楼、大歌、风雨桥——侗族的三宝,图片中我们看到了前两宝,多美妙的情景啊。
庆幸我们能在这里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视听享受!
侗族的民间美术不象苗族那样,是绣在服饰上的。他们的一些历史故事一般都是刻在木楼,鼓楼或风雨桥上面。侗族人比较喜欢纹身,这是因为以前居住的地方鳄鱼非常多,而纹身是为了吓唬鳄鱼的时候用的。而鼓楼在侗族人的眼里是权力的象征,很多款(指制度文化)就是在里面议出来,然后再宣布。鼓楼下面刻的一般就是一些故事,里面有孔雀,鸟类,太阳等,包括了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有水里游的,表达了三界三牲的内容,表达了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社会。
傅老师在现场介绍侗族服饰文化特色。
侗族人有自己的审美和宗教信仰。就拿月亮来说,我们汉族认为满月是最漂亮的,而侗族人则认为不圆的月亮最美丽,他们把这种不圆的月亮造型用在很多装饰上,例如他们的梳子,也会在外面包一个月牙形状的银装饰。这恰恰代表了侗族人民独特的美术理念。再以蝴蝶为例,苗族的蝴蝶有创世纪的意义在里面,侗族人的纹样里面蝴蝶的题材用的也很多,但他表达的是一种对长生不老的一种向往。因为蝴蝶从蛋到虫到蚕到蛹到蛾再到蝴蝶,然后又生蛋,不停的循环轮回,体现了一种长生不老,侗族人用蝴蝶的题材来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侗族人服饰上更多的题材是花卉图案,很多花卉的变形与颜色表示了人们的生活应该多姿多彩,就象花卉一样美好。在侗族的图案中是少不了鱼的,属于一种生殖崇拜,表达一种希望本民族或本姓氏强大繁荣的意义。
侗族也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太阳不仅是光明的象征,也是一个天神,他们崇拜天神,祭天。蜘蛛也是古老崇拜的遗留物,以前的侗族人很崇拜蜘蛛,他们认为蜘蛛可以在天上结网,可以吃掉飞在天上的小虫,所以他们把蜘蛛刻在鼓楼上,表达一种有力量,有智慧的意思。
傅老师的这个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编辑者:李敏(首都师范大学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