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县岩洞民族小学全面实施民族文化进课堂工作的实施方案
我镇是一个以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由于受现代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于濒危状态。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实行“民族文化走进课堂”教学,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共同繁荣为落脚点,将民族文化引入课堂,作为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全校学生培养成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的
作为州民委和“蒲公英行动”课题组的“双语”教学实验班和民间美术教学实验点,我们将通过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丰富和拓宽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为我镇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努力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
引入课堂的基本内容是:“双语”(侗、汉)教学、侗族大歌、民间美术等。
四、实施的具体安排和要求
1、学校的201、202、301、302、601、602六个班为“双语”教学实验班,其中601、602为侗歌特长班。
侗语教师:吴良梅、吴显梅、吴丹、吴良明、吴家荣、兰承光
侗族大歌教师:吴良梅、吴显梅、吴丹、吴家荣
2、学校仍组织校队——“金燕”侗歌队
负责人:吴良梅、吴显梅、吴丹、吴家荣
3、全校性开设民间美术课
教师:张飞鹏、吴邦义、吴家荣、吴良明、谢兴国、郭世兰、谢瑞琦、吴显梅
4、要求全校学生能够熟练使用10句以上的侗族文明用语和20句以上侗族日常生活用语,会唱3首以上侗族大歌,3首以上侗族敬酒歌,掌握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知识,力争每班每人做出1~3件民间美术作品,并要求每班把8~10件优秀作品选送到学校存档。
负责人:吴邦义
5、“金燕”侗歌队的学生要熟悉侗戏表演艺术,会唱侗族琵琶歌、能够会使用1件以上民族乐器。
负责人:吴良梅
6、每周必安排有1~2课时的民族文化和1~2课时的民族课外活动,确保民族文化课与其他文化课教学相互促进。
负责人:兰承雄
7、外聘一名民间专业的民族音乐歌师。
负责人: 吴显梅
8、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民间美术展览比赛和文艺汇演活动。
负责人:吴丹
9、加强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队伍,发挥其特长,上好学校的民族文化课。二是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力争达到民族文化教学要求。
负责人:张飞鹏
10、建立健全和完善评价考核制度,制定奖惩制度,每学期统一进行评估考核,同时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
负责人:张飞鹏
11、经费保障。学校每学期必须安排2000元经费作为学生民族文化进课堂教学所需的费用。
负责人:张飞鹏
五、学校民族文化进课堂领导小组
组 长:张飞鹏(校长)
副组长:吴良梅(副校长)、兰承雄(教导主任)
成 员:吴邦义、张芳棋、吴显梅、吴家荣、吴丹、吴良明、兰承光、郭世兰
编辑:李园(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