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纳西族的东巴文
一、 课题目标:
1. 认识简单的东巴文字,通过对东巴文字的认识了解它的独特价值。
2. 学习用东巴文字造句,体验在纸、石头、木头或竹片上书写东巴文的乐趣。
二、 教师表述:
(展示一幅东巴文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一分钟,)同学们,这幅图是什么(学生有多种回答)这是一段文字,但是它看上去确更像一幅画。
目前,世界上人们常用的文字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种是中国的方块字——汉字,另一类是以字母形式出现的文字,比如英文、希腊文、法文、俄文等等,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它们的祖先都是象形的图式。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没有文字的,为了记录或表达某种意思,便在石头上、木片上,骨头上刻画一些相应的图画,久而久之,在一定的氏族部落和族群中间,人们以某种固定的图画来表示固定的含义,这就形成了象形的图画符号,也就是人们说的象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交流的信息越来越多,象形文字也越来越多,为了书写的方便,人们开始逐渐的简化,同时也遗失了象形文字的特征。这种演变走向了两大支系,一类是外国的字母文字,从这些文字上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它的祖先的因子,另一类是我们中国的汉字,从现在的汉字中我们仍然可以寻找到象形文字的蛛丝马迹。但是象形文字已为绝大多数人所遗忘,成为考古工作者了解历史的资料,我们也只有在博物馆或历史遗迹中看到它们的残留。(展示中国象形符号、甲骨文、古埃及象形符号、古玛雅象形符号)
1. 东巴文字的来历
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汇之地,生活着一个叫纳西的民族,自今还在使用着象形文字,这就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东巴文是世界上目前唯一存活并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我们上面看到的那幅像画的文字就是东巴文,意思是说我们的粮食是怎样来的。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东巴文字被纳西人称为“斯究鲁究”,也就是木石记事的意思。
使用东巴文的主要是东巴,东巴是纳西族中一些特殊的人物, “东巴”即祭师,意为“智者”,他们会祭祀、医术、艺术、工匠,集多门技艺于一身,是纳西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文也因是东巴用的文字而得名。
(向学生展示东巴和更多的东巴文的图片)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东巴文字实际上都像是一幅幅图画,而每一个单独的图画又表示了一个固定的意思,这个单独的图画就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的象形符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巴文字,不同的东巴文字的不同组合就表达了不同的语义。可以说,东巴图画文字本身就是一幅幅反映纳西先民古代生活的绝妙图画,同时它又担当着文字的记事功能,书写记载下了纳西民族的历史。由纳西东巴书写的一卷卷纳西东巴经就是一册册书画集,因为书写它的纳西象形文字就是一幅幅原始的图画。
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400多个,用东巴文字记载的东巴经文典籍,有2000多余册, 1500多种。内容凡哲学、历史、宗教、医学、天文、民俗、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包,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2003年8月900多种东巴古迹文献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东巴文最早是写在石头和木板上,聪明的纳西人将纳西人居住地区特有的一种高山野生稀有植物尧花采来,经过数十道东巴家传的手工工艺制作成纸,俗称东巴纸。东巴就把东巴经文写在这种纸上,因为尧花有微毒,有抗虫,抗蛀,保存时间特别长的特性,甚至可达八百年至千年,因此纳西族民间也就有了东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为什么历来用纸书写和描画的文字和图画都很难保存,而纳西族东巴文字和古老的东巴经能够保留至今,就是因为有东巴纸作为载体,使之成为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东巴书写东巴文是用竹子做的笔,这种笔制作简单,只要将野外生长的小竹子采来稍加修整就可以了,用它画出来的线条有粗细的变化,画出来的东巴字就更加好看,用来写字的墨水也是用野生的松树枝叶燃烧时的黑油烟制做的,这种墨水能够保存很久,东巴经书能够保存很久这也是原因之一。
东巴文字的书写是从左向右横写,一个字只表示一个音节,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可以借用,就像我们造句时有的字不会写就用别的同音字来代替一样。东巴文字形象直观,具有记物和记事的特征,如表示“虎”就画一只老虎,表示“鸟”就画一只鸟;但也有的是一些简化了的固定图形,比如有些表示动物的符号仅画一个头,如牛、羊等等;还有些物品名词也就是一个简单的轮廓或几根粗线条,如天、地、水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
从上面的标示,我们基本了解东巴是怎样用东巴文来叙说故事的。现在我们也用下面的东巴字来组合一句话或者一个成语或者由东巴文字为题的艺术作品。
三、课题范例
课例一:在纸上描绘东巴文字(基本式,适合低年级或具备简单绘画工具的学校和班级。)
教学目的:感受用象形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乐趣。
工具材料:纸、铅笔、签字笔。
教学步骤:①让学生在图中找到自己想用的东巴字;②然后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写画到纸上;③让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写的东巴文的意思;④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和肯定。
课例二:在纸上描绘东巴文字(普及式,适合低年级或具备有彩色绘画工具的学生)
教学目的:感受用象形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乐趣。
工具材料:纸、毛笔或者由老师带领学生自制的竹笔、墨水、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或者其他彩色颜料。
教学步骤:①让学生在图中找到自己想用的东巴字;②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用毛笔或竹笔蘸上墨汁在纸上画写东巴字;③用彩色绘画工具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东巴字添画颜色;④让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写的东巴文的意思;⑤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和肯定。
课例三:在石头和木片等物上画东巴文(标准式,适合中年级或具有较多绘画材料的班级和学校)
教学目的:体验祖先利用石头和木片等自然材料进行创造时的崇敬之情。
工具材料:石头、木片、竹片、毛笔,墨汁、颜料。
教学步骤:①让学生在图中找到自己想用的东巴字;②然后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用毛笔蘸上墨汁在石头或木片上组合东巴文字;③让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写画的东巴文的意思;④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和肯定。
四、兴趣小组活动课 :用东巴文字进行设计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上网查询或调查等方式主动探索东巴文字的意义和特征,以促进学生对东巴文的认识和理解。
工具材料: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教学步骤: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调查去收集相关资料并从中选择自己想用的东巴文字;②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自己选择的材料上用各种准备好的材料组合东巴文字;③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④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和肯定。
编辑:李园(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