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学生的美术学习感悟
小教大专部525班 何伦波 学号:1002506260
我生活在桂东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06年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教大专部,开始了真正的美术学习。由于以前的美术功底差以及对美术兴趣的缺乏,致使我在美术上没什么成就,但通过老师的美术教学使我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学会了如何在小学教授美术课。下面我就谈谈我----一个平凡美术学习生的学习体会:
1.充分利用范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水平和引起兴趣, 教师示范性、直观性教学非常重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 直观性教学是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去感知知识技能, 他在《大教学论》中说:“这对于学生应当是一条黄金一般贵重的原则,对于一切事物, 应当尽可能用各种感觉来感受他们, 这就是说看得见的就用视觉感受, 听得见的就用听觉感受, 闻得出气味的就用嗅觉感受, 有滋味的就用味觉感受, 可接触的就用触觉来感受。假使某些事物同时能用数种感觉来感受, 就让他们同时诉诸于数种感觉。”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中利用声响设备, 实地考察等方面的辅助教学的论点与依据。在美术作业评论中, 我们时常听到教师这样评论学生的作业:“这个学生的色彩感觉很好”“这幅画的形体构成感觉不错⋯⋯”这些话指的就是艺术感受的能力。因为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受, 都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 才能形成准确的、清晰的概念。因此每次上课, 我们的美术教师都画好高质量的范画,并且亲自示范,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很好的激发我们的美术学习兴趣, 一个学期下来是我们这些美术“差生”也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期待着上美术课。
2.创设美术氛围,课内外结合。
如果在教学中只注意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的作用, 那么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阻碍美术的自学性。虽然美术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但是, 由于美术课有其特殊的一面, 有许多知识需要延续到课外来提高。我们的美术教师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和尽可能创造的资源来创设美术氛围,拓展美术学习。例如: 课外写生、举办画展、美术知识讲座等。举办画展,把同学们的优秀作业拿来布展,一则展示学生们的优秀作业和教师的教学成果,达到互相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目的,二则使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展出,使其信心大增, 加倍努力, 增强学好美术的信心。学生通过观看画展, 从中吸取知识而耳濡目染受到薰陶, 既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使学生受到了艺术美的感染。此外,我系美术教师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美术学习创设氛围,例如,在博物馆举办的“芭比娃娃展”,既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又扩大了我系美术既我系的在社会的影响。再有,举办各种美术比赛,一比赛激励美术学习,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我系部的多名学生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把我系的美术教学提高到了更高的档次。我们的美术通过课内外的结合,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艺术修养, 使学生更加喜欢美术, 从而提高审美素质。同时也使我系的美术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学校,走向了社会,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反过来有促进了美术的教学和学习。
3.“三能”并重
我系的美术教学旨在培养美术专家型教师,美术学习能力、美术教学能力和美术教研能力的培养并重。在我的学习历程中,在刚开始的美术学习中教室注重的是我们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老师对我们严格要求,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并交给我们美术的学习方法,培养了我们美术学习的能力;接下来老师指导我们怎么进行小学教学,我们的美术教学与小学的美术教学想融合,给我们以后的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实例,很好的提高了我们美术教学水平;在美术学习能力和美术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入美术教研能力的培养,例如:举办美术学习心得比赛。通过举办这种文笔方面的比赛,来提高我们的美术教研能力。用我们美术老师张老师的一句话说就是:“不但要学的、教的好,还要研究的好,能把自己的‘学的好’、‘教的好’转化为理论,用来指导别人的教学实践,成为一个具有美术教研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学专家。”
总之,通过四年的美术学习,我已具备了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应有的素质。在一师的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一师的美术学习使我对美术产生了兴趣,也使我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了热爱,一师的美术学习将影响我的一生!
编辑:王涵茜(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