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习心得——付出就会有回报
王德霖 1002506224 524班
2006年夏末,我终于如愿踏入第一师范的校门,成为毛主席的校友。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长大的孩子,似乎有一种对学习的崇拜,对于学习的机会我向来都是很很珍惜的,对于学习美术也是如此。
说实话,真正意义上接触美术并且系统学习还是到了第一师范之后。之前在小学到中学的美术课程都是有名无实,因为上升学的原因,美术课时间经常被其他要考试学科的老师霸占。偶尔有上美术课的机会也没有专职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往往是由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在镇上或者县城的学校上学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乡村的小学了)。
小学到中学的美术课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美术课程的开展在偏远的乡镇、农村是多么乏力!我知道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师开始,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农村美术教学的实际质量才会提示。而我们定向生就是身负这样的历史重任来学习的。了解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美术还是其他学科:英语、体育、音乐等等,我都始终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和精力。
在学校开设的众多课程里面,我感受最深的是英语、音乐和美术,留给我的记忆也是最多的。
记得刚刚进一师时,对于美术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画,什么也不会做,而且审美能力相当差,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简直可以用美术盲来形容。可是经过美术老师的指导、教育之后,我感觉自己进步相当大。张老师是一名专业能力相当强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美术能力一步步提升。经过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喜欢上美术,并由此和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第一师范四年的学习期间,我逐步掌握了简笔画、美术字、色彩、速写、版报设计、美术手工艺品制作、平面设计、中国画等基本技能。这种蜕变可以说是相当辛苦而漫长的过程。例如为了完成某一件美术作品而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记得一次为了画好一副四方连续的平面设计作品,周六一早就到了教室,一干就到了下午晚餐时间,当自己的作品完成的时候,自己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而自己竟然没有感觉饿。当时对于美术的兴趣如此如此。
除了必须保质保量把课堂布置的作品完成外,自己还时常留心生活中各种和各种美术有关的信息,都要思考良久。参观美术作品是最能让人开阔眼界的。所以只要有参观的机会我都不会放弃,积极地去参观。四年来自己多次到过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青少年宫、长沙各所高校的美术系的各类展览,甚至个人在酒店举办的美术展。自己如痴如醉地吸取美术的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审美能力。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经历。 创作这幅作品的动机是当时恰逢有一个全国大学生美术竞赛。我想,自己也学了两年美术,成效倒底怎么样?我抱着检验自己的心态报了名。那时正在读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觉得里面的故事很美,我若是能用美术表现里面的故事情节该多好啊!可是具体以什么形式呢?水彩、素描……?当时又想到前几日在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的师生美术作品展览里面有几幅剪纸作品,在众多水彩、素描、国画等作品中脱颖而出,非常有新意,当即决定以剪纸的形式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为了学习剪纸,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定王台的书店找到相关书籍、做笔记。回来之后慢慢练习,逐渐掌握了刻刀、剪刀的用法。等到作品的轮廓在头脑里面构思成熟后,立即开始动手创作。利用课余时间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把《罗密欧和朱丽叶》系列剪纸作品完成,寄给了大赛组委会。没料到两个月后我竟然收到了一封挂号信,里面有一张金灿灿的奖状:银奖。
从《罗密欧和朱丽叶》获奖之后,我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我又证明了我的座右铭: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美术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过程。从去年底开始自己开始接触计算机美术,现在开始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为了自己适应成为具有现代化教学素质的教师、以胜任现代教学而努力。
编辑:王涵茜(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