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弘扬民间美术与课堂的结合
2007-06-29 22:57:00 | 浏览647次

弘扬民间美术与课堂的结合


吉首市民族实验学校 罗娟


今年3月,我有幸随“蒲公英行动”湘西课题组教师一起寻访了湘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苗乡古寨——老洞苗寨。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多,听了专家的生动的讲座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在老洞苗寨采风的点点滴滴也让真正的领略了湘西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秘,看着专家老师们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呕心沥血的为了弘扬我们湘西的民间艺术而忙碌,作为湘西的一名美术教师在感动的同时,觉的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教学的对象都是城市里的学生,对于材料的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些农村孩子唾手可得的泥巴、笆茅杆等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遥远的,只有从湘西的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和他们生活联系起来。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最具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土家织锦,这种图案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呈阶梯式缩进来组成动物、植物、几何形等,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很浓的民族特点。而绣鞋垫也是我们湘西手工艺中有特色的一种。这两者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我根据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利用绣鞋垫的方式来表现西兰卡普的图案,绣一双鞋垫送给自己的父母。这样学生的激情就调动起来了,并且也弘扬了我们湘西的民族文化和发扬了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

采马3.jpg

    由于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只选择了5、6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准备的工具也很容易得到:空白鞋垫、彩线,针、剪刀、顶针。首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激起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然后引出用绣双鞋垫给父母的方式,绣的图案就是大家熟悉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对学生讲解土家织锦的特点和文化底蕴,并欣赏一些具有特点的刺绣作品,然后就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刺绣直至完成。
    在教学中,学生对这种造型艺术很感到很新奇,很亲切,兴趣非常浓厚。教学效果也很好。实践证明,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也是大有益处,也为教师灵活教学、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编辑:任文秀(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