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的希望洒向侗区苗区
泸溪县白沙希望小学 陈秀满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蒲公英行动”美术课题组及全国部分知名美术教育专家,在历时七天的贵州走乡窜寨调研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黎平县岩洞镇岩洞小学。刚踏入校门的第一步,就被眼前所见感动了,在场的人都感动了,三十多位身着盛装的侗族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合唱着动听的侗族大歌,迎接客人,美妙的歌声渗入每个人的心田,这种感觉使我们忘却了疲劳,忘却了一切,所有的人一下子都兴奋起来,围着孩子拼命的拍照、摄像。孩子们唱完歌,给每位客人胸前挂上漂亮的彩带和两个煮熟涂上颜色的鸡蛋,表示最高的礼节,然后每两个孩子领着一个客人徐徐走进校园。在参观岩洞小学后,我们都有了深深的感受,十几位教师,五百多位侗族学生就在这破旧不堪的校舍生活、工作、学习!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师,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室,所有的教师都是兼职,因此孩子没有得到规范性教育,更不用说艺术教育了。岩洞小学是岩洞镇的中心完小,条件相对来说不算太差,真正困难的是下面的村小,在前几天的调研中,我们去看过一所村小,一为民办教师领着由村里凑的每月六十元的工资,在一座看起来快要倒塌非常破旧的木房子里教着一群孩子念书,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临时决定给这位教师2000元钱和一些书籍,又给孩子们送了文具。中餐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谈论这里的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黎平县是侗族的主要聚集地,岩洞镇镇上二千多口人全是侗族,大部分能唱侗歌,跳侗舞,镇上还有年过六十的“五朵金花”,都能歌善舞,镇上还有流传百年的银饰工艺,刺绣工艺,所有的这些都是非常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孩子们应该从民间艺术教育抓起。
“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在走完了她的两年实践的今天,我们都来到贵州讨论这个成果,我们把推广的目标放在贵州的侗区苗区,让更多的孩子和教师学会怎样传承发展民间美术,掌握自己的民族文化,建立珍爱自己民族的崇高思想。七月二十四日上午,课题组在岩洞小学举办了成果推广展览,开幕式上,孩子们进行了民族歌舞表演,课题组给孩子们赠送了文具、书籍、衣衫、帽等。课题组的教师和专家们领着孩子引导他们观看展览,孩子们好奇又好问,教师和专家们给于耐心的指导、回答,一切都显得那么融洽,那么亲切。接下来便是交流会,由岩洞镇镇长带领的二十多位当地教师为代表,与课题组教师、专家进行交流。会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哓光老师代表课题组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陈秀满、朱建忠两位老师代表课题组教师做了教学经验汇报。岩洞镇的领导及岩洞小学的校长、教师们也一一做了讲话和工作汇报,课题组又给当地教师们赠送了所编的书籍。通过这样的交流,双方都得到了认识和提高,为加强侗族苗族的艺术教育,推广“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午,课题组谷中和老师还给当地孩子和教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剪纸课,使在听的教师和学生受益非浅,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从谷老师的课中,得到了很大的鼓励与启发,看到了希望,建立了信心。
在贵州的这些日子,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交流,一路传播文化,是两年来最辛苦的日子,也是最幸福的日子,我们感到大山在呼唤,孩子在渴望,这里的人民需要我们,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美丽,都那么让人感动。仅仅十几天,我们便在这深山侗区苗区建立了多个“根据地”,与当地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轻轻回想,很是留念那段日子,蓦然间,才觉得那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是“蒲公英行动”的又一次升华,也是“蒲公英行动”课题组每位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祖国文化事业的强盛,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利益,翻山越岭,一定要把“蒲公英”的种子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蒲公英”在神州大地处处生根,遍地开花。
编辑:王颖(首都师范大学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