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盛夏的一天 
2005-08-31 15:42:00 | 浏览591次

                                  盛夏的一天       

                                             谷中和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在贵州黔东南的台江、雷山、黎平县境内,一群肩负“蒲公英行动”的专家教授、老师们,不顾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穿梭于一所又一所村寨小学之间,他们把第二届儿童与民间美术展览及研讨会带到了祖国西南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寨。我作为蒲公英课题组成员之一也参与了和当地老师、学生、领导及群众所进行的交流互动全过程。
七月二十四日是这次活动的最后一天,上午全体与会人员和岩洞乡的老师、学生们在岩洞中心小学操场上举行了“儿童与民间美术展览”开幕式,同时向孩子们赠送分发了礼品和纪念品。身穿节日盛装的侗族小学生们为我们进行了极具特色的侗族大歌、对唱、表演唱、舞蹈和集体舞表演。观看展览时,我和与我同行的邓兴强老师站在儿童剪纸展板前为孩子们现场表演,让孩子们高兴不已,个个伸着小手索要剪纸,场面特别火爆。十点钟,儿童与民间美术研讨会在学校的一间教室内举行,因为人多,过道和教室外的走廊上全挤满了人。
    会上,我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进行儿童剪纸实验性教学的体会,并同时演示一些剪纸教学的最基本内容和技巧,深受大家一致好评。散会后,岩洞中心小学的校长找到我说:“你的发言,让我们的老师按捺不住想尽快学一手的心情,你能否利用下午培训课前的一点时间给老师们传授一些剪纸教学的要领、技能、技巧。当我把校长的这一要求向我们的领队——蒲公英行动课题项目主持人谢丽芳老师反映后,立即得到谢老师的支持和答应、并找来原定培训课的授课老师一起协商,决定把授课内容由草编改为我来执教的剪纸培训。虽说突如其来的决定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但一考虑到侗族老师们的要求和大家对我的鼓励和信任,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大家。午饭前后,我进行了紧张地突击性备课和简单准备。
    下午,我提早了半个多小时来到学校,当我走进教室时,让我吃惊的是,里面早已坐满了当地的老师和十来个配合教学的小学生,并且在桌子上都放了剪刀和红纸。要知道这是烈日当头的七月的下午两点,农村的小学教室连电风扇都没有一台,豪不夸张地说,高温天气和师生们的热情交融在一起,加上满桌红纸烘托出的气氛,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心跳加速啦!快六十岁的我,一生无数次走进过教室,今天的心情特别不同,我只能默默地叮嘱自己,记住二OO五年七月贵州黎平县岩洞小学这难忘的一刻!此时的我,为了给当地的老师更多的时间,也顾不得两点半的上课规定,走上讲台宣布了现在就开始讲课(尽管此时还有一些蒲公英会议的代表未到场)。
    上课时,我以最简练的手法教大家剪面具,男孩、女孩、猴子、小猪还有蝴蝶……巴不得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所有技艺都展示出来;恨不能将自己二十年来所有儿童剪纸教学的经验、教训都传授给在坐的老师们。我看到还有少数老师没有剪刀时就鼓动他们用手去撕纸,顿时教室里气氛就更加地热烈。从孩子们一张张笑脸上,我感到欣慰;从老师们手中转动飞舞的红纸上,我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种子随风飘动着,慢慢地落入土中。我边演示边告诉大家:只要增强自己的信心,善动脑筋,充分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中可塑造性材料,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引进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课外教学,激发孩子们学习美术、学习艺术、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兴趣。象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先一步进入蒲公英课题组的师生一样、将孩子们的作品搬进中华世纪坛、广东美术馆等国家级艺术殿堂。向世人证实:贫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在经济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学好美术、做好手工。课堂中我把孩子们和在坐老师剪出的习作同我的范样一起贴在黑板上。趁热打铁的问:有哪位老师有勇气上来接替我把这堂课沿续下去?我知道,我上这堂课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大家剪几张纸,而是要让象我一样非美术专业的老师敢于去顶农村美术教师极少的这个“缺”。果真有一位当地的女老师举起手,我把她请上讲台,她麻利的为大家即兴剪出了一头猪,虽说造型上不是很完美,却赢得了满堂的掌声和喝彩。我告诉所有的老师,就应象这位女老师一样,大胆地走上美术课的讲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孩子。这样才能使农村孩子享受到美术教育的公平!
    成功啦!这不仅是我的这堂课的成功,这是蒲公英行动启动两年来又一次新的成功!我们大家都坚信:蒲公英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深入人心,会在广大少数民族和贫困边远地区,依托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去结合本民族与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通过美术课的载体一点一滴的传承给学生,为改变目前仍处在落后状态下的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出一份力,同时又能和全人类正在抢救走向消亡的民间艺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蒲公英行动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等高层专家重视的原因之一。
    下课前,不知是谁提议、让在场的老师、学生都举起刚刚剪成的习作,拍照留念。本来就热气腾腾的教室似乎达到了沸点。孩子们纷纷涌向讲台把我团团围住。岩洞的老师们也纷纷加入进来,此刻,无论是各地来的记者、还是蒲公英课题组的专家、老师们频频举起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争着、抢着将这最美好的一刻记录下来,最后大家齐声高呼:“蒲公英行动好得很”!耶!
    短短的一堂示范教学课结束了;短短的一天结束了;蒲公英行动课题组短短的贵州之行结束了。可蒲公英行动没有停下脚步,队伍将越来越壮大,终将有一天,在全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边远农村都可见到盛开的蒲公英之花!


编辑:王颖(首都师范大学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

投稿 返回
顶部